美白產品非常多,不斷推陳出新,那該如何挑選安全性高的美白產品?
我想選用過長年安全檢驗的成分準沒錯,所以查了一下衛福部公告的美白成分…
市面上看到非常多宣稱美白去斑等化妝品,但事實上衛福部認可的美白成分卻只有13種耶!!
在寫美白文之前我翻了一些日本敘述美白保養的書籍,以及參考值得信任的網站,發現日本的厚生勞働省(類似我們的衛福部),它網路上有明確公告的成分也才16項。
事實上要得到厚生勞働省的認可的美白成分,都得花上10年以上的時間。而美白成分主要有甚麼功效呢?
美白成分主要得到的效果?
我之前也有寫過一篇,關於黑色素的小知識,裡面有提到細胞活化的機轉。
在黑色素細胞內的麥拉寧色素在受到刺激(紫外線)後,就會使酪胺酸,被合成多巴,再被轉換成黑色素。
美白成分就是用來阻斷黑色素的生成,以及加速黑色素的代謝,來讓皮膚看起來沒有暗沉感。
美白成分通常可以概括以下這三種功效
- 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 加快黑色素被排出
- 黑色素還原
並不是一種成分只有其中一種功效,而是美白成分中一定會有至少一種的功效在。
抑制黑色素生成
關於抑制黑色素生成就是抑制酪氨酸酶 ,讓黑色素難以合成。
依照成分的不同,有可能「阻斷酵素生成黑色素必要的酪氨酸酶」,或是「緩和促進黑色素生成的刺激」。
加速黑色素代謝
皮膚的代謝週期通常是28天,然而可以利用一些酸類,讓角質代謝變正常,順其代謝掉黑色素。
黑色素還原
美白產品可以干擾酪氨酸酶,並還原成多巴,干擾黑色素形成,這部分就可以稱為黑色素還原。
衛生福利部公告的美白成分
目前台灣衛生福利部所核准的美容成分為13種。

1.維他命C磷酸鎂鹽(MAP)
成分: Magnesium Ascorbyl Phosphate
濃度限定: 3%
作用機轉: 干擾酪氨酸酶的催化反應,還原多巴,干擾黑色素的形成。
2.維生素C糖苷( AA2G)
成分: Ascorbyl Glucoside
濃度限定: 2%
作用機轉: 能抑制酪胺酸酵素活性。
3.維生素C磷酸鈉鹽
成分: Sodium Ascorbyl Phosphate
濃度限定: 3%
作用機轉: 能抑制酪胺酸酵素活性。
4.脂溶性維生素C
又稱: 抗壞血酸四異棕櫚酸酯
成分: Ascorbyl Tetraisopalmitate
濃度限定: 3%
作用機轉: 能抑制酪胺酸酵素活性,油溶性維他命C衍生物,pH呈中性,作用類似維他命C,但更為安定。
5.3-o-乙基抗壞血酸
成分: 3-O-Ethyl Ascorbic Acid
濃度限定: 1%~2%
作用機轉: 醚類維他命C衍生物,抑制黑色素形成,防止色素斑沉澱,美白肌膚。
以上這五種皆為維他命C衍生物(Vitamin C derivatives )。
6.麴酸
成分: Kojic acid
濃度限定: 2%
作用機轉: 菌類的一種,具有溫和的抗菌能力,原本用於食品加工,結果發現有抑制酪胺酸酵素活性的效果。
日本厚生省曾因安全性之顧慮(白老鼠食用後出現肝臟病變),一度公告禁用此成分,而後又再度開放。(資料引用於cos DNA網站的保養品成分分析)
7.熊果素
成分: Arbutin
濃度限定: 7%
作用機轉: 對苯二酚(Hydroquinone) 改良物,較對苯酚更為安定。抑制酪胺酸酶的活化作用,抑制黑色素生成。
8.鞣花酸
成分: Ellagic Acid
濃度限定: 0.5%
作用機轉: 存在於天然莓果的一種多酚成分,所以多吃覆盆子、草莓、藍莓、櫻桃等莓果都有能抑制酪氨酸脢形成的抗氧化作用。
9.洋甘菊精
成分: Chamomile ET
濃度限定: 0.5%
作用機轉: 能防止黑斑、雀斑。具有穩定情緒、鎮靜發炎等症狀。但是pH 值偏酸性,收斂效果較強,對於極為乾燥的肌膚不建議單獨或長期使用。(資料引用於cos DNA網站的保養品成分分析)
10.二丙基聯苯二醇
成分: 5,5’-Dipropyl-Biphenyl-2,2’-diol
濃度限定: 0.5%
作用機轉: 抑制黑色素形成,防止色素斑沉澱,美白肌膚。
11.傳明酸十六烷基酯
成分: Cetyl Tranexamate HCl
濃度限定: 3%
作用機轉: 抑制黑色素形成,防止色素斑沉澱,美白肌膚。
12.傳明酸
成分: Tranexamic acid
濃度限定: 2%~3%
作用機轉: 在醫學上用來作為凝血成分,而外用時能抑制黑色素、防止色素斑的形成,用來美白肌膚。
13.甲氧基水楊酸鉀
成分: Potassium Methoxysalicylate
濃度限定: 1%~3%
作用機轉: 抑制黑色素形成,防止色素斑沉澱,美白肌膚。
美白成分會有副作用嗎?
以上列舉的13項美白成分都是衛福部核准用於化妝品內的成分。
但是並不是所有被公告過的美白成分就保證都沒有危害,像是2013年的「佳麗寶白斑事件」,因日本佳麗寶公司研發出的活性物質杜鵑花醇,造成使用過的消費者都有出現白斑的症狀。

杜鵑花醇(日文:ロドデノール)2008年獲得日本厚生勞動省認可並公告為藥用美白成份。但在2013年事件爆發後台灣衛福部和厚生勞動省都把杜鵑花醇禁用於化妝品和保養品內。
雖然事件是平安落幕,造成白斑的副作用都有得到改善和復原。
日本常見的有效美白成分
日本的有效美白成分有哪些呢?
其實網路上的資料很多,尤其是很多衍生物都是人工合成,這時他的衍生物有人算誘導體,也有人一個一個把衍生物列出來…
因此這邊無法給大家一個到底有多少日本厚生所公告的數字,但是可以介紹一些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有效美白成分。以下簡單列出七項給大家參考。
1.アルブチン
英文: 熊果素
成分: Arbutin
熊果素是苔桃等植物裡含有的成分,萃取後會將人工合成,使熊果素變得更安定後用來當美白產品,阻礙黑色素的生成。
2.ビタミンC誘導体
中文: 維他命C衍生物
英文: Vitamin C derivative
維他命C誘導體是厚生勞働省唯一承認有效讓黑色素還原的成分。他有兩面的功效,一個是抑制酪胺酸酵素活性以及還原多巴。
3.カモミラET
中文: 洋甘菊精
英文:Chamomile ET
德國洋甘菊裡富含的成分,被日本花王開發出來的有效美白成分。
洋甘菊精的成分會將皮膚吸收到的紫外線時阻斷它的傳導物,來防止黑色素細胞被喚醒製造更多黑色素的美白成分。
4.トラネキサム酸
中文: 傳明酸
英文: Tranexamic acid
傳明酸原為治療肝斑的內服藥物,然而資生堂把它開發成醫藥部外品,變成厚生勞働省所承認的美白有效成分。
5.エラグ酸
英文: Ellagic Acid
中文: 鞣花酸
屬於較天然的成分,在很多莓果類裡都會富含的成分。由於較為天然,所以在皮膚的負擔上較少,比較不會讓肌膚敏感造成刺激。
6.プラセンタエキス
中文: 胎盤素
英文: placenta
プラセンタエキス是指利用哺乳動物的胎盤來做成胎盤素,然後運用在醫美及化妝品內,用來保濕及抑制黑色素生成。
7.ルシノール
英文: 1,3-Diethoxybenzene
這個美白成分是從日本冷杉中萃取出的有效美白成分,用來抑制黑色素生成達到美白效果。
簡單介紹這七個日本常見的有效美白成分,如果想看更日本美白成分介紹,可以點下方↓↓
如何挑選安全性高的美白成分
看完剛剛上述的資訊,應該比較了解,挑選美白產品時,一定要注意成分以及劑量!
如何挑選安全性較高的美白成分,這邊參考了日本化妝品檢定書籍以及美的好朋友的文章所整理出以下:
- 舊的成分會比新開發的成分來的安全
- 使用單一美白成分,盡量簡單
- 選擇符合政府規定的活性成分、濃度
- 了解研發背景,合乎美白週期
所以在買產品的時候,可以搭配這看英文或日文的說明來得知這個化妝品或是保養品是不是合法的安全成分。
還有想要額外提到一點是,日本厚生勞働省所公告的「美白有效成分」,請不要期待美白有效成分有治療的效果,它只是預防的功能。所以不太能淡斑,只能預防長斑。
謝謝您看完我所整理出來的美白成分,接下來也會持續寫一些關於日本的美白系列的文章,喜歡的話可以在回來PICO網站逛逛唷。